臺灣時報
2019 年 02 月 21 日.星期四
|
首頁
|
手機版
|
RSS
|
關於我們
|
聯絡方式
|
相關連結
|
徵才投稿
|
大高雄新聞
大高雄焦點
大高雄要聞
大高雄綜合
大高雄萬象
大高雄生活
高雄論壇
台灣論壇
社 論
無事不論
無事不談
專 欄
冷眼集
潛望鏡
鑑古觀今
地方新聞
南部新聞
中部新聞
北部新聞
6/17前舊版大高雄新聞
全台焦點
社會萬象
大社會
繽紛台灣
生活休閒
台灣美食通
財經股市
財經股市
無田不富
股市每日盤後
頭版要聞
政治要聞
焦點要聞
綜合要聞
頭家心聲
文化教育
台灣文學
運動焦點
影藝娛樂
醫療保健
國際要聞
宗教台灣
農業台灣
漫畫台灣
美麗島30週年
名人開講
選情評論預測
阿扁札記
阿扁札記
座談會
石化工業與居民健康研討會
人物專訪
◆陳前總統水扁先生:二審改判 遲來的正義
◆吳揆:立院九月通過ECFA
◆吳秀明打造優質公平競爭環境
◆吳清基提「三限六不」爭陸生來台
◆蘇嘉全打選戰逆轉勝
[ 更多連結 ]
首頁
>
阿扁札記
阿扁札記 客家大老的老大心態(下) 陳水扁
你不知道的真相(32)
客家大老的老大心態 陳水扁
我認為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綠營在桃竹苗得票率的成長,與其說是「客家妹仔小英做總統」的文宣戰鬆動藍營客家票,不如說是整個大環境的「勢」在蔡英文這一邊,誠如《自由》鄒景雯特稿所說,民進黨選情開始有了可觀之處,「這是馬金集團不斷犯錯,以及偉大的人民所逆轉的。」諒非「客家大老」吳伯雄操作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所能改變,反而再給下滑的馬英九選情「雪上加霜」而已。二○○八年總統大選的「勢」在馬英九的那一邊,任誰都無法檔,再如何不利的議題,如美國綠卡,亦只是蚊子叮牛角,一點都不生影響。如今馬英九的光環不再,任何不是問題的也會變成問題;不應該發生的,也會突然跑出來。我就說蘇嘉全的農舍不是問題,「以戰止戰」終會過去。如今操作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再來加碼公投,而讓贏局賭到輸去;一個《夢想家》燒掉二億三,想為選情加分,卻先丟掉一個部長,「代誌擱勿會 煞」;老農津貼調漲一千元也會判斷錯誤,敬酒不吃吃罰酒,有功嘸賞;馬英九密會賭盤組頭搞成像宋楚瑜,五棟房子不在夏威夷,而在美西;……一件又一件,都緣自於第一時間的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只有變天前的異象所能解釋。
我是台南「庄腳」出世長大的「下港人」,是耕種一分多農地的「佃農」之子,父親為了養家活口去做人家的「長工」,從小就生活在「草地」農工的最底層,本身就是作穡人、做工人、散赤人,這不是到「田庄」LONG STAY所能體會。為工農階級設想必須發自內心,最重要的是將心比心,不能跟中下階層的辛苦人家計較,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
民進黨政府通過有關改善勞動環境,提升勞工福利的法案,是有史以來最多的。為了兌現選前對縮短工時的承諾,即使面臨網路科技泡沫化,國際經濟景氣走下坡,在工商企業界的反對聲中,原本政見是從每週四十八小時的工時縮短為四十四小時,最後通過的是每兩周八十四小時,並實施週休兩日。尤其拖了十四年一直無法實現的勞退新制,也在我的要求之下,由陳菊主委貫徹實現,在二○○四年六月完成立法。二○○五年七月一日正式實施。我高興的是,過去勞工退休金看得到,領不到,因為換個工作,換個老闆,年資中斷,退休金就沒了。但軍公教人員,則不管換多少位子,換多少單位,換多少學校,年資都不受影響,為什麼勞工的年資不能跟著本人走?勞退新制造福勞工,政府才是勞工的朋友、勞工的夥伴。
馬英九日前表示,老農津貼最早的三千元是國民黨提出的,後來再從三千元提高到四千元、五千元、六千元,有兩次也是國民黨提出的,完全不是事實。民進黨籍的余陳月瑛擔任高雄縣長時率先全國發放老農津貼,後來民進黨不分區農民立委戴振耀領銜在立法院推動立法才有每月三千元老農津貼的發放。二○○三年時任農委會主委李金龍,跟我報告老農津貼第一次調漲一千元的擬議,一年約需增加八十四億的預算,不只因為軍公教人員已加薪多次,老農津貼八年未調整,最重要的是我不能取消或減少榮民就養金每月一萬三千五百五十元,但我可以提高老農津貼,讓兩者之間差距縮小。榮民福利包括就業、就醫、就學及眷村改建等,可以說政府照顧的無微不至。我擔任立委時還通過「戰士援田証」的代金八百多億,可以給老農津貼每月增加一千元領十年。第二次的再調漲到五千元,也是有一次和民進黨立院黨團在三峽大板根的聯誼活動所提出,這兩次都和國民黨無關,至於第三次是二○○八年大選前,也是在朝野合作下完成修法提高到六千元。
至於這次老農津貼再度調漲一千元,從六千元增加到七千元,農委會副主委黃有才就說政府沒錢多負擔一年八十億元的預算。但政府卻有錢為軍公教人員加薪三%,一年要二百多億元;也可以提高榮民就養金每月多付六百元。還有台北市辦花博,農委會可以補助三十多億元;馬市長、郝市長的市府積欠健保費四百億元,也可以由中央政府編到預算來補貼。可見不是政府沒錢,而是政府無心照顧老農。所以七月十八日下午二時許,我利用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陪同北社社長陳昭姿及夫婿郭長豐醫師來特見時,告訴蔡幹事長,強調老農津貼提高一千元,從六千元到七千元的時候到了,我建議黨團立即主動提案,相信國民黨團不敢反對,如果國民黨不支持,就列為二○一二年大選總統與立委的共同政見,逼迫國民黨不得不跟進。蔡幹事長說回去黨團會議一定提出討論,結果隔天就向立法院提案,從此展開老農津貼調高一千元的朝野攻防戰,民進黨版在蔡主席支持下,立場堅定全力推動;國民黨則進退失據,從政府沒錢,反對調漲,到十月十八日馬總統親自宣布老農津貼調漲三一六元版本所需之六十八億元,較老農津貼加碼一千元共需八十二億元減少十四億元,結果被罵翻天。馬政府還買廣告為政策辯護,不過一個月時間,馬政府為了救低迷的選情,又在十一月十七日連夜由馬總統敲定老農津貼正式調漲到七千元,完全按照民進黨的版本,連同其他福利預算,較諸十月十八日的版本共增加一三七億元。前後四個月,政府就這樣的變、變、變、天蠶變!選舉真好,選舉萬歲!
原住民是台灣最早的住民,也是最少數、最弱勢的族群,應該受到政府最大的關懷與照顧。我在台北市長任內率先全國成立一級單位的原民會,中央政府和台灣省、高雄市政府才陸續跟進。總統府前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就是我命的名。擔任總統後,依照我與原住民部落所簽的新夥伴關係協議的「國中有國」精神,逐步透過立法、政策及預算來落實,除為原住民從九族到十四族的正名,成立原住民電視台外,並提出政府與原住民新夥伴關係的《原住民自治法草案》,可惜被國民黨所杯葛反對。
自認是「客家大老」的吳伯雄,做過台北市長、兩度出任內政部長,又是國民黨及總統府的秘書長,輔佐總統,位高權大,但沒有人知道他又替客家人做了些什麼?我在市長任內成立客家文化基金會、客家文物館、客家藝文活動中心、舉辦客家文化節,都是台北市的第一個。台北電台有兩個頻道,我釋出其中一個頻道做為客家電台,預算被藍營議員全部刪掉。二○○○年就任總統後,就規劃成立部會級的客家委員會,設立客家電視台,國立大學廣設客家學院、研究所,舉辦客家桐花祭、客語認証。兩位女性副閣揆葉菊蘭、蔡英文都是客籍的國家領導人才。
不論為原住民,為客家人,我只有一個政治理念就是,誰是多數,誰就有責任照顧少數;誰是強勢,誰就有義務關懷弱勢。在台灣,每一個族群都是平等的,不同族群的母語都是國家的語言,都要受到憲法的保護。
一生享受「客家大老」榮銜的吳伯雄,應該為客家人多做一些爭取,不應為了選舉利益,說出傷害客家子孫的話。大老是不應該有老大心態的。 (編按:插題為編輯所加)(下)
發佈日期: 2011-12-01 00:10:00
Loading
分類廣告
【新春特刊】
【大高雄焦點-全版】
【綜合資訊】
【一周一景點】
【名人開講】
【週休快樂go】
【無田不成富】
【旅遊台灣】
【農業台灣】
【宗教台灣】
【台灣美食通】
【企業菁英】
【房仲】 全國買屋賣屋快訊
【人事】 公司企業徵才快訊
[ 更多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