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時報
2019 年 02 月 18 日.星期一
|
首頁
|
手機版
|
RSS
|
關於我們
|
聯絡方式
|
相關連結
|
徵才投稿
|
大高雄新聞
大高雄焦點
大高雄要聞
大高雄綜合
大高雄萬象
大高雄生活
高雄論壇
台灣論壇
社 論
無事不論
無事不談
專 欄
冷眼集
潛望鏡
鑑古觀今
地方新聞
南部新聞
中部新聞
北部新聞
6/17前舊版大高雄新聞
全台焦點
社會萬象
大社會
繽紛台灣
生活休閒
台灣美食通
財經股市
財經股市
無田不富
股市每日盤後
頭版要聞
政治要聞
焦點要聞
綜合要聞
頭家心聲
文化教育
台灣文學
運動焦點
影藝娛樂
醫療保健
國際要聞
宗教台灣
農業台灣
漫畫台灣
美麗島30週年
名人開講
選情評論預測
阿扁札記
阿扁札記
座談會
石化工業與居民健康研討會
人物專訪
◆陳前總統水扁先生:二審改判 遲來的正義
◆吳揆:立院九月通過ECFA
◆吳秀明打造優質公平競爭環境
◆吳清基提「三限六不」爭陸生來台
◆蘇嘉全打選戰逆轉勝
[ 更多連結 ]
首頁
>
宗教台灣
台南普濟殿 香火綿延數百年
〔記者林云南市報導〕台南市中西區普濟街「普濟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為台南府城知名廟宇,原為佛教寺廟,主祀觀音菩薩,取慈航普度眾生之名,人稱「普濟寺」,相傳明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該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香火鼎盛為地方重要信仰中心。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普濟街的「普濟殿」,相傳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人稱「普濟寺」。當時該廟因位於城外,而兼有「會館」性質,經常供錯過進城時間的商旅人士借住一宿。
該寺廟原主祀「觀音菩薩」,惟傳聞曾有一同安人借宿,隨身攜帶的池府王爺神像,因故留祀寺內,沒想到自此香火日盛,池府王爺竟逐漸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改稱為「普濟廟」。
另相傳明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普濟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而該廟亦以普濟殿之名,享信眾香火。廟前有一棵大榕樹,樹上掛滿信眾祈福之字卡,顯示普濟殿深受信眾敬仰尊崇。
據《王城氣度》二十二期刊物指出,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普濟殿初次重建落成,方向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石文耀等人曾發起重修;清嘉慶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年),石克纘等人再度發起重修,當時住持僧邇蓮禪師,出錢購得普濟殿右側土地加蓋偏殿,奠定一本殿一偏殿的基本規模。
此後經歷數次重修,卻於日治時代末期,遭盟軍轟炸,廟前拜亭毀損,民國三十四年,再次發起重修;民國六十三年,又再度重修,始成今貌。目前普濟殿廟宇建築,正殿與偏殿大門開口方向相左,比較特殊。
普濟殿相傳創建至今已有三五十多年的歷史,是台灣最早的王爺廟。普濟殿現主祀觀音菩薩、池府王爺,配祀地藏王菩薩、彌勒佛、三太子、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大聖爺、虎爺...等眾多菩薩、神尊等。
普濟殿坐落於府城西北,鄰近五條港地區,自古以來商旅雲集、人文薈萃。關於普濟殿的風水位置有種說法:台南整體地形為丘陵,形狀像隻展翅的鳳凰,因而稱為「鳳凰城」,赤崁樓蓋在鳳凰的頭上,而普濟殿則位於鳳凰的鼻子之上。為了「網住」鳳凰,此地街道四通八達,呈現「八卦網」狀,普濟殿正位於八卦中心,為「蜘蛛結網穴」。
惟如今隨著巷道拓寬,市街改正,街道已經失去其原有樣貌,無法見識傳說中的「蜘蛛結網」之景況,但普濟殿仍是台南府城重要地方信仰中心,守護府城廣大信眾。
發佈日期: 2015-04-06 08:10:00
Loading
分類廣告
【新春特刊】
【大高雄焦點-全版】
【綜合資訊】
【一周一景點】
【名人開講】
【週休快樂go】
【無田不成富】
【旅遊台灣】
【農業台灣】
【宗教台灣】
【台灣美食通】
【企業菁英】
【房仲】 全國買屋賣屋快訊
【人事】 公司企業徵才快訊
[ 更多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