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時報
2019 年 02 月 18 日.星期一
|
首頁
|
手機版
|
RSS
|
關於我們
|
聯絡方式
|
相關連結
|
徵才投稿
|
大高雄新聞
大高雄焦點
大高雄要聞
大高雄綜合
大高雄萬象
大高雄生活
高雄論壇
台灣論壇
社 論
無事不論
無事不談
專 欄
冷眼集
潛望鏡
鑑古觀今
地方新聞
南部新聞
中部新聞
北部新聞
6/17前舊版大高雄新聞
全台焦點
社會萬象
大社會
繽紛台灣
生活休閒
台灣美食通
財經股市
財經股市
無田不富
股市每日盤後
頭版要聞
政治要聞
焦點要聞
綜合要聞
頭家心聲
文化教育
台灣文學
運動焦點
影藝娛樂
醫療保健
國際要聞
宗教台灣
農業台灣
漫畫台灣
美麗島30週年
名人開講
選情評論預測
阿扁札記
阿扁札記
座談會
石化工業與居民健康研討會
人物專訪
◆陳前總統水扁先生:二審改判 遲來的正義
◆吳揆:立院九月通過ECFA
◆吳秀明打造優質公平競爭環境
◆吳清基提「三限六不」爭陸生來台
◆蘇嘉全打選戰逆轉勝
[ 更多連結 ]
首頁
>
社 論
社論 反對金門自中國引水
反對金門自中國引水
││從中國引水,金門就不會再思考解決當地的水源問題,如此就完全依賴中國而生存,中國要併吞金門何須打仗。
原定八月五日要舉辦金門自中國引水的通水典禮,因為中國運作取消我國台中市主辦的「二○一九東亞青運動會」,陸委會以時機不宜為由,呼籲暫緩舉辦。讓金門將引用中國水源,恐有受制於人的安全顧慮,再度浮上檯面值得國人深思。
雖然金門目前全島湖庫的可用水量是二七七萬噸,如果全部都只用湖庫的水,只能供應全島一一八天的用量;且金門因為降雨量少,加上蒸發量大,缺水問題一向都非常嚴重,因此金門確實有水情吃緊,亟待另覓水源的需求;但向中國買水,從福建的晉江龍湖水庫引水到金門田埔水庫的方法,卻是諸多解決方案中,最有可能要付出受制於人、風險最高,代價最大的方式之一。
由於中國迄今仍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宣示,且部署有高達上千枚以上的飛彈對準台灣,所以不論從形式上或實質上來看,中國是我們的敵國,是絕對殆無疑義的事實。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把攸關民生用水安全的制水權,拱手讓予敵方而受制於人。中國只要取得金門的水源控制權,就可以如同對九龍、新界一般,透過切斷供水的威脅,來對金門予取予求,屆時金門將毫無任何招架的餘地,不可不慎。可見政府三年前與中國簽訂的供水契約,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決策行為。
目前金門地區每天總用水量約五點七萬噸,其中自來水廠系統每天約供應二點三萬噸,其餘則為農業灌溉及餐飲旅館等業者,自行抽取地下水;近年水情顯然不佳,也不能長期依賴每天超抽,約一萬噸的地下水,來解決金門缺水的燃眉之急。但解決的方案還有很多,向中國買水並非是金門唯一可行的選擇,如何另行開發自己的多元水源供應或節約用水方案,才是確保自身安全用水的正辦。例如輔導農民轉作低耗水的農產品、限制過度的觀光開發使用…,或許這些方案成本代價會比較高,也可能會減緩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但總比「飲鴆止渴」地貪圖節省成本、方便,將攸關自身生存的用水命脈交給中國控制來得適當。
金門曾經作為台灣反共的最前線,在當年烽火連天的緊張時刻,最高駐軍高達十數萬人的環境下,不論戰備、民生的用水需求上,都從來不曾聽聞金門有用水不足的現象,而有需要仰賴中國供水的提議,如今在兩岸關係較為和緩的情況下,金門竟然會有需要向中國買水的事情發生,令人百思不解。金門曾作為一個戰地,走過那段烽火的歲月,也活得好好地;如今戰地政務解除,竟然連一個維持自己獨立自主的安全用水能力,都不足以自保,不禁讓人感慨是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諺吧!
發佈日期: 2018-07-30 08:10:00
Loading
分類廣告
【新春特刊】
【大高雄焦點-全版】
【綜合資訊】
【一周一景點】
【名人開講】
【週休快樂go】
【無田不成富】
【旅遊台灣】
【農業台灣】
【宗教台灣】
【台灣美食通】
【企業菁英】
【房仲】 全國買屋賣屋快訊
【人事】 公司企業徵才快訊
[ 更多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