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時報
2019 年 02 月 21 日.星期四
|
首頁
|
手機版
|
RSS
|
關於我們
|
聯絡方式
|
相關連結
|
徵才投稿
|
大高雄新聞
大高雄焦點
大高雄要聞
大高雄綜合
大高雄萬象
大高雄生活
高雄論壇
台灣論壇
社 論
無事不論
無事不談
專 欄
冷眼集
潛望鏡
鑑古觀今
地方新聞
南部新聞
中部新聞
北部新聞
6/17前舊版大高雄新聞
全台焦點
社會萬象
大社會
繽紛台灣
生活休閒
台灣美食通
財經股市
財經股市
無田不富
股市每日盤後
頭版要聞
政治要聞
焦點要聞
綜合要聞
頭家心聲
文化教育
台灣文學
運動焦點
影藝娛樂
醫療保健
國際要聞
宗教台灣
農業台灣
漫畫台灣
美麗島30週年
名人開講
選情評論預測
阿扁札記
阿扁札記
座談會
石化工業與居民健康研討會
人物專訪
◆陳前總統水扁先生:二審改判 遲來的正義
◆吳揆:立院九月通過ECFA
◆吳秀明打造優質公平競爭環境
◆吳清基提「三限六不」爭陸生來台
◆蘇嘉全打選戰逆轉勝
[ 更多連結 ]
首頁
>
醫療保健
中醫治療骨折成果耀眼
〔記者林云台南報導〕一名六十四歲蔡姓女子,她因車禍導致左手鷹嘴突移位性骨折,多位骨科醫師評估皆建議必須手術,但病人考量多種慢性疾病而無意開刀,經前往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求診,中醫師以徒手復位、護具固定與中藥來治療,並持續至骨科追蹤與復健,患者恢復十分良好,案例報告榮登今年Medicine國際權威期刊。
中醫科陳俞沛主任、藍誼珊醫師指出經三、四個月後患部已無疼痛,X光呈現患者的骨折已癒合,手肘日常活動皆正常,功能恢復較文獻記載同類型骨折手術之預後更佳。當前台灣人口老化,骨折是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骨質疏鬆與跌倒是老年骨折的兩大危險因子,老年人的骨骼因鈣質流失加上骨小樑的支撐能力減低而變得脆弱,骨折容易出現於跌倒、撞擊或長期反覆損傷等事故之後。
據統計,骨折多見於肩膀附近(肱骨近端)、髖關節附近(股骨頸和股骨轉子間)、手腕附近(橈骨近端)和胸腰椎等部位。一旦不小心跌倒骨折,輕則導致疼痛、關節活動障礙等問題,影響生活品質外,病人更可能因活動力下降、長期臥床,導致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而危及性命。
手術、麻醉原本就存在相當程度的風險,尤其是年長者的身體狀況較差,慢性病較多,使其風險大為提高,因此對於不需要、不適合或不願意手術的骨折病患,中醫治療成為另一種良好的選擇。
中醫治療骨折的方式一開始與西醫一樣,先照X光確認骨折的位置與型態,評估手術與非手術之利弊後,若認為可以考慮選擇非手術方式治療,在與病患溝通並取得同意後,即進一步進行徒手復位,並追蹤X光確認復位後的情形,再視實際病況實施固定、中藥外敷、內服藥及針灸治療,並配合復健治療與X光影像追蹤檢查,不僅沒有手術、麻醉的風險,還具備骨折癒合佳,受傷部位的活動功能恢復良好等優點。
具體而言,中醫對骨折的治療策略可分成三個階段。骨折發生之一至二週內稱為急性期,此時患部組織瘀血凝積、腫脹疼痛,治療應以緩解疼痛、消腫散瘀為主,配合中藥活血化瘀、利氣止痛,此外,在此期間內盡早把正骨復位,骨折嚴重的患者亦應配合骨科手術治療;骨折後第二週至第六週為亞急性期,此時進入骨斷端接續時期,患部紅腫瘀阻漸漸消散但皮下筋膜仍僵硬緊繃,中藥治療以疏筋活血、和營生新、濡養筋骨為主,促使骨折斷端迅速連接而癒合;骨折第六週後為功能恢復期,此時斷裂的骨頭與新生骨組織逐漸連接在一起,中藥治療當幫助軟組織修補,滋養肝腎、養血榮筋、壯筋健骨。此時期應配合針灸及復健治療,幫助患部活動功能的恢復,預防肌肉關節沾黏等併發症。
陳俞沛主任、藍誼珊醫師強調不論病人有無接受手術,中醫藥對於骨折的治療皆有所助益,中西醫結合是治療骨折最理想的方式,中醫治療能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減輕患處疼痛,加速骨折癒合,配合西醫骨科與復健科治療,使病人恢復良好的患部活動功能。本院設中西醫結合骨科門診,為骨關節疾患病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照護,患者可善加利用。
發佈日期: 2018-09-12 08:10:00
Loading
分類廣告
【新春特刊】
【大高雄焦點-全版】
【綜合資訊】
【一周一景點】
【名人開講】
【週休快樂go】
【無田不成富】
【旅遊台灣】
【農業台灣】
【宗教台灣】
【台灣美食通】
【企業菁英】
【房仲】 全國買屋賣屋快訊
【人事】 公司企業徵才快訊
[ 更多廣告 ]